歇后语的由来
2024-09-17 10:37:40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
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 上一篇:鸡蛋如何保存时间更长
- 下一篇:古波斯是现在的哪个国家
猜你喜欢
-
阿胶蒸鸡蛋的做法
阅读量:28 -
蒸汤圆的做法
阅读量:80 -
粉蒸肉可以放微波炉
阅读量:22 -
微波炉可以放枇杷吗
阅读量:32 -
麻辣拌可以放微波炉吗
阅读量:96 -
粉蒸南瓜的做法
阅读量:82 -
山东蒸碗的做法
阅读量:70 -
美人三分龅是什么意思
阅读量:93 -
淄博烤肉怎么烤才好吃
阅读量:23 -
蒸馒头花样做法
阅读量:96
猜你喜欢
-
阅读量:96
-
阅读量:12
-
阅读量:79
-
阅读量:83
-
阅读量:31
-
阅读量:15
-
阅读量:58
-
阅读量:30
-
阅读量:40
-
阅读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