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生活百科 > 正文

大豆进化在栽培和育种上的意义是什么

2024-09-24 07:42:10


1。在进行大豆育种时,一个地区的育种目标,要根据本地的农业条件科学的制定。


1为适应农业条件发达地区的需要,应选择喜肥水,生产力在250kg以上、主茎发达、秆强不倒、中粒以上的有限或亚有限结荚习性的高度进化的大豆类型为育种目标。


2为适应广大地区的一般农业条件,应选择进化程度相对较低,生产力在150〜200kg、抗逆性强、植株表现秆强不倒、高大繁茂、主茎节数多的大豆类型为育种目标。


3在当前仍是干旱盐碱或肥力很低的地区,应选择进化程度更低,植株表现高大繁茂、分支性强、无限结荚、粒较小,在这种生产条件下有130〜150kg生产力的类型为育种目标。


2•大豆的进化过程是数量性状遗传基因定向积累的过程,不同进化程度的大豆品种的差别,主要是数量性状基因累加程度和


互作的结果。因此,在育种过程中,应根据育种目标挖掘和聚合相关基因。


3。用不同进化程度的大豆为亲本相互杂交,后代的数量性状主要表现为正态分布,平均值介乎两亲本之间,亦有超亲现象。


为此,在进行栽培大豆杂交育种时,为了能从后代中直接选出适


于生产中应用的优良品种,两亲本均应为具有一定进化程度的栽培类型品种。在一般杂交育种时,最好应用地理上远源,而在需要提高的性状方面,均表现较高进化程度的栽培类型为亲本相互杂交。这样,可以通过同一性状不同基因的积累,使该性状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