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退避三舍出自哪里
2024-09-24 13:40:00
退避三舍最早见于《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舍,古代的长度计量单位,三十里为一舍,三舍,相当于九十里。意思为如果有一天晋国和楚国在中原发生战争,晋国的军队一定会后撤九十里。春秋时期,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出逃,最后流亡到了楚国。楚成王收留了他,并待他如上宾。有一王问重耳公子若反晋国,贝l]{可以报不谷?重耳回答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此即为退避三舍这一典故的源头。后来,重耳回国夺回王位,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城蹼交战,晋军果然退三舍以避之。但这个退让不仅仅是为了履行诺言,而是借实现当初许诺为由来提升士气,并立威信于世。后来,人们便用退避三舍比喻主动退让,不与人相争。
- 上一篇:什么是卧薪尝胆
- 下一篇:铜臭为什么有讽刺意义
猜你喜欢
-
朋友圈主页三个点在哪里
阅读量:20 -
烧丝瓜怎么烧好吃
阅读量:96 -
苹果怎么设置来电图片背景
阅读量:75 -
白醋泡手的正确方法一天几次
阅读量:21 -
苹果11怎么用不了搜狗输入法
阅读量:22 -
抖音如何拍的时间长一点
阅读量:54 -
苹果怎么发闪照
阅读量:91 -
正确的煮虾方法和时间
阅读量:12 -
藤席的清洗及保养方法
阅读量:91 -
虾的几种家常做法
阅读量:63
猜你喜欢
-
阅读量:96
-
阅读量:30
-
阅读量:81
-
阅读量:55
-
阅读量:69
-
阅读量:9
-
阅读量:19
-
阅读量:93
-
阅读量:37
-
阅读量: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