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如何预防疾病
2024-09-24 20:23:19
1、鳅的饲养环境要选择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进行。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不能作为泥鳅养殖用水。苗种放养前,要将池塘进行彻底清整、消毒,并在池塘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给泥鳅提供一个遮荫、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同时,水生植物的根部还为一些底栖生物的繁殖提供场所,为泥鳅提供天然饵料。
2、要选择体质健壮、活动力强、体表光滑、无病无伤的泥鳅苗种。在鳅苗下池恰进行严格的鱼体消毒,杀灭鱼体上的病菌,同时使鱼体处以应激状态,促进泥鳅分泌大量黏液,在下池后,能避免病原体感染。
3、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在泥鳅养殖期间,如放养太稀,则造成水面资源的浪费;放养过密,由容易导致泥鳅生病。
4、定期加注新水,改良池水水质,增加池水溶氧,调节池水水温,减少疾病的发生。要注意的是,在加注新水时,每次的换水量不宜过大,一般以换掉池水的1/5左右为宜;在换水时要注意,在注入地下水或冷浸水时,要进行充分的曝气和自然升温,避免因池水温度忽高忽下二引发疾病。
5、加强饲料管理工作。泥鳅是一种杂食性淡水经济鱼类,尤其喜食水蚤、丝蚯蚓以及其他浮游生物;动物性饲料一般不宜单独投喂,否则容易是泥鳅贪食不消化,肠呼吸不正常,胀气”而死亡;对腐臭变质的饲料绝不能投喂,否则,泥鳅易发肠炎等疾病。
6、在饲养过程中,定期用药物进行全池泼洒消毒,调节水质,杀灭池中的致病菌。在成鳅养殖期间抓好水质培育是降低养殖成本的有效措施,同时符合泥鳅生理生态要求,可弥补人工饲料营养不全和摄食不均匀的缺点,还可以减少病害发生,提高产量。放养后根据水质使用追肥,保持水质一定肥度,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状态。
猜你喜欢
-
朋友圈主页三个点在哪里
阅读量:84 -
烧丝瓜怎么烧好吃
阅读量:23 -
苹果怎么设置来电图片背景
阅读量:21 -
白醋泡手的正确方法一天几次
阅读量:27 -
苹果11怎么用不了搜狗输入法
阅读量:14 -
抖音如何拍的时间长一点
阅读量:58 -
苹果怎么发闪照
阅读量:77 -
正确的煮虾方法和时间
阅读量:79 -
藤席的清洗及保养方法
阅读量:78 -
虾的几种家常做法
阅读量:93
-
阅读量:46
-
阅读量:42
-
阅读量:9
-
阅读量:69
-
阅读量:14
-
阅读量:45
-
阅读量:23
-
阅读量:46
-
阅读量:34
-
阅读量: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