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的发展历史
2024-10-01 01:52:16
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浑圆。现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龙池、凤沼的面板上贴有两块小桐木,作为假纳音,直至明代初期,仍有制琴家采用这种方法。宋代的古琴发生变化,全长128厘米,肩宽25厘米,琴身扁而长大,尺寸大于传世唐琴,为北宋琴主要风格之一。北宋晚期还出现了八宝灰的用法。宋代是唐以后制琴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官方甚至设局制琴,即所谓“官琴”。元代制琴是宋、明之间的过渡期制品,由于历时比较短,现存的实物也比较少。明代造琴之多盛况空前,不论皇帝亲王还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其宗室制琴就有宁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四王之中惟潞王造琴最多,制作始于崇祯年间,据传达四五百张之多,且式样尺寸一致。
- 上一篇:古琴的7根琴弦各有什么不同
- 下一篇:古琴的琴弦有几种
猜你喜欢
-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什么
阅读量:41 -
镁和氧化性酸反应会怎么样
阅读量:40 -
镁会和冷水反应吗
阅读量:90 -
镁可以与水反应吗
阅读量:79 -
镁离子和偏铝酸根能否共存
阅读量:90 -
镁离子有没有定性鉴定方法
阅读量:60 -
镁氧柠檬酸盐有什么作用
阅读量:12 -
镁与氯化铝溶液反应
阅读量:82 -
镁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么
阅读量:83 -
镁元素是什么
阅读量:8
猜你喜欢
-
阅读量:47
-
阅读量:29
-
阅读量:64
-
阅读量:26
-
阅读量:84
-
阅读量:26
-
阅读量:28
-
阅读量:71
-
阅读量:24
-
阅读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