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的饲养方法
2024-10-01 08:02:44
1、苗种增大,稀疏移殖:小苗播种的潮区较高,经过6至7个月的养殖后,个体显著增大,摄食量增加,养殖密度相对显得太密;同时,蛤仔的体质逐渐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此,应移到较低潮区放养,并适当降低养殖密度,以加速蛤仔的生长。
2、随着不同季节移植,以提高蛤苗成活率:根据泥层保温性好,冬天不易冻死蛤苗和砂埕贮水量大,温度低,夏季不易晒死蛤苗的特点。随着季节的不同,可移植到不同的场地,以提高成活率。可采用边收获、边移植的方法进行。
3、加快产后亲蛤恢复体质,移植促进生长:亲贝在产卵排精后,因体质虚弱,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差,易造成死亡。所以,应在繁殖季节之前,把亲贝移植到潮区低、饵料丰富、风平浪静的场地养殖,以恢复体质,加快生长速度。
猜你喜欢
-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什么
阅读量:59 -
镁和氧化性酸反应会怎么样
阅读量:90 -
镁会和冷水反应吗
阅读量:25 -
镁可以与水反应吗
阅读量:67 -
镁离子和偏铝酸根能否共存
阅读量:46 -
镁离子有没有定性鉴定方法
阅读量:35 -
镁氧柠檬酸盐有什么作用
阅读量:94 -
镁与氯化铝溶液反应
阅读量:45 -
镁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么
阅读量:42 -
镁元素是什么
阅读量:41
猜你喜欢
-
阅读量:82
-
阅读量:75
-
阅读量:22
-
阅读量:41
-
阅读量:84
-
阅读量:76
-
阅读量:29
-
阅读量:80
-
阅读量:48
-
阅读量: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