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时在朝堂上大臣拿的牌子
2024-10-01 09:43:04
1、笏,又称手板、玉板、朝笏或朝板;
2、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没有发明纸张之前,如果私用,则成为书籍的功能,也称“牍”;
3、最早出现的年代应在春秋以前《谷梁传·僖公三年》:“阳谷之会,桓公委端搢笏而朝诸侯",史学家认为在商朝就可能开始使用了,是古代中国官员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办公用品。“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文武大臣朝见君王,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4、《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
- 上一篇:汉朝时有哪个是昏君
- 下一篇:汉朝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
猜你喜欢
-
红曲酒和红曲黄酒是一种吗
阅读量:84 -
红曲米的功效和做法
阅读量:37 -
红曲米的制作方法
阅读量:20 -
红曲米粉和红曲米是不是一个产品
阅读量:84 -
红曲米粉有毒吗
阅读量:66 -
红曲米可以和什么一起熬粥
阅读量:9 -
红曲糯米酒的做法
阅读量:49 -
红圈镜头的优势是什么
阅读量:68 -
红犬历险记怎么样
阅读量:77 -
红雀下一半人物怎么解锁
阅读量:49
猜你喜欢
-
阅读量:46
-
阅读量:29
-
阅读量:30
-
阅读量:59
-
阅读量:51
-
阅读量:58
-
阅读量:80
-
阅读量:86
-
阅读量:68
-
阅读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