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的起源
2024-10-01 21:40:45
家族,是指具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一个社会群体,通常有几代人。语出《管子·小匡》:“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
我国古代,把始祖庙叫做“祖”,始祖之后历代先人的庙叫做“宗祠”。我国历朝历代以及至今之宗法制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享有建立、奉祀历代宗庙的特权,被称为“宗子”,他的弟兄们则被称为“别子”、“支子”或“庶子”,仍属于原有的家族,到曾孙的后代,已满五代,古时奉行“五世而迁”,这时就要从宗子之族分出,作为一个家族的分支,另建祖庙。奉祀支子的庙叫做祖庙,标志这一分支的始祖;支子的后代子孙另立宗庙,以标志这一分支从哪里来,那么这同祖庙的一支就称做“一族”。综上所述,所谓家族,就是奉祀同一宗庙的家族分支,是以宗庙为中心聚集起来的人群,它是以血统为标准划分的。
- 上一篇:家族成员不团结怎么办
- 下一篇:家族和亲戚两者有什么区别
猜你喜欢
-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什么
阅读量:83 -
镁和氧化性酸反应会怎么样
阅读量:46 -
镁会和冷水反应吗
阅读量:46 -
镁可以与水反应吗
阅读量:22 -
镁离子和偏铝酸根能否共存
阅读量:37 -
镁离子有没有定性鉴定方法
阅读量:5 -
镁氧柠檬酸盐有什么作用
阅读量:71 -
镁与氯化铝溶液反应
阅读量:27 -
镁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么
阅读量:76 -
镁元素是什么
阅读量:33
猜你喜欢
-
阅读量:58
-
阅读量:5
-
阅读量:56
-
阅读量:57
-
阅读量:6
-
阅读量:73
-
阅读量:64
-
阅读量:93
-
阅读量:31
-
阅读量: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