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ames法的原理
2024-10-01 22:32:15
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murium)的组氨酸营养缺陷型(his-)菌株,在含微量组氨酸的培养基中,除极少数自发回复突变的细胞外,一般只能分裂几次,形成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的微菌落。受诱变剂作用后,大量细胞发生回复突变,自行合成组氨酸,发育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某些化学物质需经代谢活化才有致变作用,在测试系统中加入哺乳动物微粒体酶,可弥补体外试验缺乏代谢活化系统之不足。鉴于化学物质的致突变作用与致癌作用之间密切相关,故此法现广泛应用于致癌物的筛选。
实验用菌株的细胞壁还有能使实验物易于渗透的突变。为了进一步增加试验的敏感性,这些菌株的切除修复DNA的能力是缺陷的,并且还有提高错误倾向的DNA修复的质粒基因。
- 上一篇:简述agv的功能与特点
- 下一篇:简述ASP的主要特点
猜你喜欢
-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什么
阅读量:13 -
镁和氧化性酸反应会怎么样
阅读量:81 -
镁会和冷水反应吗
阅读量:73 -
镁可以与水反应吗
阅读量:14 -
镁离子和偏铝酸根能否共存
阅读量:94 -
镁离子有没有定性鉴定方法
阅读量:83 -
镁氧柠檬酸盐有什么作用
阅读量:22 -
镁与氯化铝溶液反应
阅读量:78 -
镁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么
阅读量:81 -
镁元素是什么
阅读量:35
猜你喜欢
-
阅读量:14
-
阅读量:25
-
阅读量:34
-
阅读量:93
-
阅读量:47
-
阅读量:60
-
阅读量:11
-
阅读量:47
-
阅读量:59
-
阅读量: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