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编制的三种取向是什么
2024-10-02 06:45:08
1、行为目标取向
主要受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的影响,在他看来,陈述教育目标的最有效的方式,是既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要言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这样可以明确教育的职责。
2、生成性目标取向
这种目标取向关注的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注重的是过程。以杜威为代表,他认为学校教育由知识技能的掌握、社会价值观和规范的确立、思想体系的形成构成。
3、表现性目标取向
这种认识来自艾斯纳,除了行为目标外,还应当有解决问题的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解决问题的目标重点不是放在特定的行为上,而是放在认知灵活性和高级心理过程上,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从事某种活动得到的结果。
- 上一篇:课程目标包括哪些内容
- 下一篇:课程评价的模式
猜你喜欢
-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什么
阅读量:89 -
镁和氧化性酸反应会怎么样
阅读量:12 -
镁会和冷水反应吗
阅读量:35 -
镁可以与水反应吗
阅读量:53 -
镁离子和偏铝酸根能否共存
阅读量:16 -
镁离子有没有定性鉴定方法
阅读量:77 -
镁氧柠檬酸盐有什么作用
阅读量:9 -
镁与氯化铝溶液反应
阅读量:15 -
镁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么
阅读量:37 -
镁元素是什么
阅读量:48
猜你喜欢
-
阅读量:50
-
阅读量:48
-
阅读量:20
-
阅读量:40
-
阅读量:87
-
阅读量:36
-
阅读量:81
-
阅读量:10
-
阅读量:91
-
阅读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