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之
2024-10-02 22:02:14
”之”是助词,无实际意义。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意思是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出自《马说》,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马说》是一篇说理文,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提出事实,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虚词,体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伯乐的典故几次被韩愈引用,可见韩愈命运的坎坷。
- 上一篇:鸣沙山为什么叫鸣沙山
- 下一篇: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之是什么意思
猜你喜欢
-
用医保卡去医院看牙齿可以报销吗
阅读量:10 -
租房一般要问清楚哪些问题
阅读量:58 -
如何选购儿童三轮车
阅读量:95 -
烤漆门如何补漆
阅读量:34 -
黑色车漆面白斑如何处理
阅读量:64 -
怎么正确护理头发
阅读量:22 -
卫生间防水需要注意哪些
阅读量:25 -
羽绒服漏绒怎么解决
阅读量:35 -
怎样选购水管
阅读量:60 -
海苔如何选购
阅读量:95
猜你喜欢
-
阅读量:29
-
阅读量:41
-
阅读量:80
-
阅读量:45
-
阅读量:22
-
阅读量:93
-
阅读量:84
-
阅读量:57
-
阅读量:17
-
阅读量: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