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电望远镜的发展历程
2024-10-04 08:45:00
射电望远镜是指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可以测量天体射电的强度、频谱及偏振等量。包括收集射电波的定向天线,放大射电信号的高灵敏度接收机,信息记录、处理和显示系统等。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取得了四项非常重要的发现:脉冲星、类星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有机分子,被称为“四大发现”。
美国人雷伯潜心试制射电望远镜,终于在1937年制造成功。这是一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抛物面型射电望远镜;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在1955年建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76米直径的可转抛物面射电望远镜;
1960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马丁赖尔利用干涉的原理,发明了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
2016年9月,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在贵州落成。
猜你喜欢
-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什么
阅读量:59 -
镁和氧化性酸反应会怎么样
阅读量:51 -
镁会和冷水反应吗
阅读量:12 -
镁可以与水反应吗
阅读量:16 -
镁离子和偏铝酸根能否共存
阅读量:30 -
镁离子有没有定性鉴定方法
阅读量:58 -
镁氧柠檬酸盐有什么作用
阅读量:92 -
镁与氯化铝溶液反应
阅读量:24 -
镁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么
阅读量:49 -
镁元素是什么
阅读量:18
猜你喜欢
-
阅读量:50
-
阅读量:80
-
阅读量:47
-
阅读量:62
-
阅读量:74
-
阅读量:28
-
阅读量:35
-
阅读量:72
-
阅读量:13
-
阅读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