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思想
2024-10-04 17:20:41
中心思想是:
恶劣的环境能激发人的潜能,使人取得生存和发展;优裕的环境能消磨人的意志,导致人的颓废和堕落。
文章分析:
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他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了“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短文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点。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甘于安乐。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中心思想。
- 上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这篇文言文
- 下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三段大意
猜你喜欢
-
青藏线自驾游一般开什么车
阅读量:86 -
青藏有什么特产么
阅读量:80 -
青城山到九寨沟的距离
阅读量:40 -
青城山简介
阅读量:82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句的出处
阅读量:64 -
青春爱情小故事说说
阅读量:30 -
青春大学生如何实现中国梦
阅读量:40 -
青春励志名言
阅读量:68 -
青春期吃什么水果最好
阅读量:11 -
青岛和成都哪个好玩风景好
阅读量:56
猜你喜欢
-
阅读量:14
-
阅读量:38
-
阅读量:11
-
阅读量:27
-
阅读量:34
-
阅读量:52
-
阅读量:62
-
阅读量:40
-
阅读量:26
-
阅读量: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