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古文中的说法
2024-10-05 00:54:34
1、古代根据人的社会地位,对“死亡”各有其名称。《礼记》谓天子死为“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清代,对于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曰“卒”。
2、根据人的年龄。不满20岁死亡的谓之“殇”。青壮年死者谓之“夭亡”,但于讣告上均写“疾终”,引魂幡、《荐亡文疏》上均写“云终”、“告终”。老年死者谓之“寿终”。
3、根据人的死因。为某种事情舍命者谓之“殉”,如为职责因公而死谓之“殉职”;战争中死于阵地者谓之“阵亡”,现作“牺牲”。死于外地谓之“客死”。死于非命谓之“凶死”等等。
猜你喜欢
-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什么
阅读量:11 -
镁和氧化性酸反应会怎么样
阅读量:70 -
镁会和冷水反应吗
阅读量:62 -
镁可以与水反应吗
阅读量:88 -
镁离子和偏铝酸根能否共存
阅读量:53 -
镁离子有没有定性鉴定方法
阅读量:5 -
镁氧柠檬酸盐有什么作用
阅读量:62 -
镁与氯化铝溶液反应
阅读量:74 -
镁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么
阅读量:20 -
镁元素是什么
阅读量:25
猜你喜欢
-
阅读量:7
-
阅读量:80
-
阅读量:31
-
阅读量:45
-
阅读量:76
-
阅读量:92
-
阅读量:31
-
阅读量:41
-
阅读量:35
-
阅读量: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