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民指什么
2024-10-05 01:26:48
四民制度,指的是古代中国的四种公民,分别指士(学者)、农、工、商。除四大公民外,还有大量的“贱民”,称为“贱籍”阶层。
“四民”是古代中国政府对平民职业的基本分工,指士(学者)、农、工、商,但其次序历代有所不同。但是由于大型商贾比较富有,普通秀才往往贫困。民间的实际身份高低往往由权利与钱财的多少决定,而不是身份。
受儒家文化影响,越南、朝鲜、日本、琉球等汉字文化圈国家,皆在不同程度上沿袭了中国的“士农工商”四民的划分。在日本封建制度中在“士农工商”的划分之外,另加入“贱民”类别,“士”则指武士。“士农工商”引入日本时,在镰仓时代其字义仍与中国类同,日本南北朝时代展开四民论,天皇认人皆四民。在朝鲜王国时期,朝鲜朝廷使用良贱制度,将全国除了王族之外的人分为良民和贱民两种。
- 上一篇:四面山旅游攻略景区内的线路
- 下一篇:四民主两公开是什么
猜你喜欢
-
什么是闪光
阅读量:72 -
华为手机怎么换字体免费
阅读量:67 -
什么是山中之王
阅读量:54 -
驾考科目一挂了怎么办
阅读量:73 -
什么是山泥土
阅读量:56 -
二胎时代保姆孙子吃虾是几集
阅读量:68 -
什么是傻傻的定义是什么
阅读量:89 -
《请回答1988》电视剧属于什么类型
阅读量:10 -
什么是砂类土
阅读量:19 -
郑州最有名的小吃有哪些
阅读量:60
猜你喜欢
-
阅读量:34
-
阅读量:65
-
阅读量:23
-
阅读量:30
-
阅读量:18
-
阅读量:48
-
阅读量:16
-
阅读量:96
-
阅读量:88
-
阅读量: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