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改变的平衡理论
2024-10-05 04:01:48
海德尔的平衡理论:海德尔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出发,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理衡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性,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向平衡和和谐的方向转化。显然,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不平衡的关系。平衡理论涉及到一个认知对象与二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形关系。通常认知主体对单元中两对象的态度是趋向一致的。为此,当认知主体对一个单元内两对象看法一致时,其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当对两对象有相反看法时,就产生不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结构中的各种变化,所以态度可以凭借这种不平衡的关系而形成和改变。
- 上一篇:态度浮躁什么意思
- 下一篇:态度更重要还是能力更重要
猜你喜欢
-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什么
阅读量:19 -
镁和氧化性酸反应会怎么样
阅读量:76 -
镁会和冷水反应吗
阅读量:35 -
镁可以与水反应吗
阅读量:39 -
镁离子和偏铝酸根能否共存
阅读量:37 -
镁离子有没有定性鉴定方法
阅读量:80 -
镁氧柠檬酸盐有什么作用
阅读量:53 -
镁与氯化铝溶液反应
阅读量:31 -
镁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么
阅读量:14 -
镁元素是什么
阅读量:20
猜你喜欢
-
阅读量:81
-
阅读量:87
-
阅读量:58
-
阅读量:60
-
阅读量:30
-
阅读量:61
-
阅读量:78
-
阅读量:46
-
阅读量:90
-
阅读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