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均田制瓦解的原因
2024-10-05 04:39:48
原因:唐中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空前盛行,国有土地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转化为私有土地,政府控制的土地日益稀少,政府已无地授田。同时,唐政府对原来授田的农民横征暴敛,农民不堪忍受,或纷纷逃亡,或出卖土地而投靠贵族官僚地主为佃客。唐德宗建中元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下,两税法颁布,均田制瓦解。
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均田制的实施,和与之相联系的新的租调量较前有所减轻以及实行三长制,有利于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这一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保证了赋役来源,从而增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猜你喜欢
-
集合交集并集
阅读量:82 -
光遇墓土小船先祖位置
阅读量:58 -
集合和泛型集合和数组区别
阅读量:21 -
芦荟怎么养多长时间浇一次水
阅读量:16 -
集合的四种表示方法是什么
阅读量:35 -
集合的三个性质是什么
阅读量:10 -
集合并集是什么意思
阅读量:13 -
时运赋孟鹤堂台词
阅读量:57 -
集的成语有哪些
阅读量:69 -
九泉是哪个省的
阅读量:34
猜你喜欢
-
阅读量:10
-
阅读量:70
-
阅读量:74
-
阅读量:78
-
阅读量:69
-
阅读量:15
-
阅读量:46
-
阅读量:28
-
阅读量:80
-
阅读量: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