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五行关系
2024-10-09 01:39:19
“五行”,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规律的说理工具。
五行的相互关系
1、相生规律:
生,含有资生、助长、促进的意义
2、相克规律:
克,含有制约、阻抑、克服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克服,相互阻抑的关系,简称“五行相克”。
3、五行制化:
在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在相克之中,同时也寓有相生
4、相乘规律:
乘,是乘袭的意思。从五行生克规律来看,是一种病理的反常现象。相乘与相克意义相似,只是超出了正常范围,达到了病理的程度。相乘与相克的次序也是一致的。
5、相侮规律:
侮,是欺侮的意思即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 上一篇:中国古代的五音指的是什么
- 下一篇:中国古代的五毒分别是什么
猜你喜欢
-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什么
阅读量:84 -
镁和氧化性酸反应会怎么样
阅读量:48 -
镁会和冷水反应吗
阅读量:23 -
镁可以与水反应吗
阅读量:81 -
镁离子和偏铝酸根能否共存
阅读量:69 -
镁离子有没有定性鉴定方法
阅读量:12 -
镁氧柠檬酸盐有什么作用
阅读量:70 -
镁与氯化铝溶液反应
阅读量:84 -
镁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么
阅读量:21 -
镁元素是什么
阅读量:73
猜你喜欢
-
阅读量:25
-
阅读量:37
-
阅读量:65
-
阅读量:55
-
阅读量:76
-
阅读量:55
-
阅读量:67
-
阅读量:22
-
阅读量:91
-
阅读量: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