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礼仪的含义和精神实质
2024-10-10 00:57:28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类。
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
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
“三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
- 上一篇:我国古代两位水利专家是谁
- 下一篇:我国古代巾帼不让须眉的经典故事
猜你喜欢
-
用医保卡去医院看牙齿可以报销吗
阅读量:74 -
租房一般要问清楚哪些问题
阅读量:14 -
如何选购儿童三轮车
阅读量:7 -
烤漆门如何补漆
阅读量:29 -
黑色车漆面白斑如何处理
阅读量:73 -
怎么正确护理头发
阅读量:96 -
卫生间防水需要注意哪些
阅读量:27 -
羽绒服漏绒怎么解决
阅读量:24 -
怎样选购水管
阅读量:94 -
海苔如何选购
阅读量:78
猜你喜欢
-
阅读量:29
-
阅读量:93
-
阅读量:61
-
阅读量:25
-
阅读量:76
-
阅读量:18
-
阅读量:41
-
阅读量:74
-
阅读量:78
-
阅读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