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杜甫的地位应高于李白
2024-10-10 03:35:24
1、杜甫坚持现实主义传统为方向,在古典诗歌的题材内容、艺术技巧和风格流派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苏轼评价他:“故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用诗歌来议论,在杜甫那里得到了成功地尝试。
2、杜甫和李白时刻关心着祖国和人民的命运,但杜诗中对于政治形势变化的敏感程度则是旁人所不及的。在安史之乱前,杜甫就写出了《兵车行》和《丽人行》感时伤时的作品,对于朝廷穷兵黩武的政策和统治集团奢侈糜烂的生活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在安史之乱前夕,当杜甫探亲回家途经骊山华清宫,耳闻唐玄宗和宠妃杨玉环沉醉于仙乐阵阵时,他表示出对形势的深度忧虑和对危机的敏锐预感,写下了《奉先咏怀》,诗中发出了“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的严正警示,使千余年后的读者读后仍然受到心灵的震撼。这是同时代的其他诗人所望尘莫及的。
3、杜诗反映的社会生活之丰富广阔,抒写的人民群众哀乐之真切动人是其他诗人所无可比拟的。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三十年致力于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许多重大的题材都进入他的视野,艺术地反映在他的诗歌中。“三吏”和“三别”等优秀作品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人民的命运连在一起,是对安史之乱后万方多难的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直到杜甫临终前,还写出“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的关怀时局与民生的沉痛诗句。因此,杜诗被誉为“诗史”,实至名归。
4、杜甫诗歌中人民性的体现是最为丰富深厚的。仕途的坎坷和流离的生活使杜甫比较接近下层社会和人民群众,在社会的大动荡中培育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鲜明揭示阶级对立,表达杜甫对人民群众深切的同情。《石壕吏》中一对老夫妇遭受的战争苦难,生动地显露在读者的面前。在被猛烈的秋风吹破了的自家茅屋前,他感受到了全家人日子的艰辛,但杜甫还惦念着天下“居无屋”的无数寒士,希望有朝一日能突现“广厦万间”。对一个生活贫困的妇女来他家门前“扑枣”,杜甫表示出可贵的宽容与谅解,并告诫他的亲戚要“堂前扑枣任西邻”。杜甫被誉为“人民诗人”是当之无愧的。
- 上一篇:为什么肚子疼时会想蹲着
- 下一篇:为什么赌神不拍照
猜你喜欢
-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什么
阅读量:96 -
镁和氧化性酸反应会怎么样
阅读量:90 -
镁会和冷水反应吗
阅读量:56 -
镁可以与水反应吗
阅读量:6 -
镁离子和偏铝酸根能否共存
阅读量:33 -
镁离子有没有定性鉴定方法
阅读量:91 -
镁氧柠檬酸盐有什么作用
阅读量:59 -
镁与氯化铝溶液反应
阅读量:25 -
镁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么
阅读量:41 -
镁元素是什么
阅读量:41
-
阅读量:79
-
阅读量:17
-
阅读量:20
-
阅读量:65
-
阅读量:84
-
阅读量:74
-
阅读量:74
-
阅读量:60
-
阅读量:62
-
阅读量: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