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共有多少天
2024-10-11 06:00:04
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一般共30天。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 上一篇:三氟化硼分子为什么非极性
- 下一篇:三峰一一青如削是什么意思
猜你喜欢
-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什么
阅读量:6 -
镁和氧化性酸反应会怎么样
阅读量:10 -
镁会和冷水反应吗
阅读量:14 -
镁可以与水反应吗
阅读量:68 -
镁离子和偏铝酸根能否共存
阅读量:49 -
镁离子有没有定性鉴定方法
阅读量:21 -
镁氧柠檬酸盐有什么作用
阅读量:14 -
镁与氯化铝溶液反应
阅读量:26 -
镁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么
阅读量:18 -
镁元素是什么
阅读量:25
猜你喜欢
-
阅读量:69
-
阅读量:23
-
阅读量:22
-
阅读量:91
-
阅读量:65
-
阅读量:40
-
阅读量:58
-
阅读量:40
-
阅读量:32
-
阅读量: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