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理论名词解释
2024-10-12 05:29:00
狂欢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反抗霸权力量、建立普天同庆的自由民主的理想世界的文化策略。
狂欢历史及其演变:狂欢是西方世界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从古罗马的农神节到后来的狂欢节、愚人节,都充满狂欢本质。但这种在中世纪人们生活中尚占有巨大位置的狂欢生活在文艺复兴后式微;17世纪以后,节庆生活被国家化,变成歌舞升平的庆功会,同时被日常生活化。狂欢的本质与特征:巴赫金“狂欢”理论的前提是两种世界、两种生活的划分。第一世界是官方的、等级森严的秩序世界,统治阶级拥有无限的权力,而平民大众则过着常规的、谨小慎微的日常生活,而第二世界则是狂欢广场式生活,是在官方世界的彼岸建立起的完全“颠倒的世界”,这是平民大众的世界,而一切非平民阶层要想在第二世界生活,只有放弃在第一世界的一切权力、身份、地位,才能够为第二世界所容纳。这是“成为民众暂时进入全民共享、自由、平等和富足的乌托邦王国的第二种生活形式”。
- 上一篇:狂热者蓝牙耳机怎么样
- 下一篇:狂欢节的来历
猜你喜欢
-
用医保卡去医院看牙齿可以报销吗
阅读量:59 -
租房一般要问清楚哪些问题
阅读量:44 -
如何选购儿童三轮车
阅读量:59 -
烤漆门如何补漆
阅读量:96 -
黑色车漆面白斑如何处理
阅读量:7 -
怎么正确护理头发
阅读量:42 -
卫生间防水需要注意哪些
阅读量:9 -
羽绒服漏绒怎么解决
阅读量:70 -
怎样选购水管
阅读量:7 -
海苔如何选购
阅读量:57
猜你喜欢
-
阅读量:90
-
阅读量:51
-
阅读量:17
-
阅读量:95
-
阅读量:81
-
阅读量:28
-
阅读量:55
-
阅读量:72
-
阅读量:27
-
阅读量:5